一個我不能理解的糾結,於兩個人的感情,每一件都是獨立事件,一如我明白沒有所謂的專家或唯一解套,而時常身邊的朋友好得太快,散得太絕,第一時間成了個矛盾點,是藕斷絲連的膠著,是該給時間稀釋的緩衝期,沒有人確定前者該把他們拉近還是交給後者慢慢證明。

 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,兩邊都是朋友,是男孩還喜歡著女孩,女孩也為感情掉淚(也許只是習慣或對螯合失敗的認命)雙方都無措的狀態,在刻板窠臼裡,切入男方的聊天室窗,從對話內容明白了那種喜歡仍無法跨越該分離的界線,因為進一步的關切,換來的是退一步的警戒,很深刻的一句話是:「你問這些的用意何在?」,無非是希望雙方重修舊好,但這句話就此打住,故事的結局終是一段等號,其後,仍不乏這樣的感情事件,直覺都認為,如果嚷著所謂分手仍是朋友這麼好聽的話,那麼時機就應該是終點的當下,當然這種直覺就成了礙眼惹人嫌的雞婆,也許這些出自爛漫的處世觀,認為一切都能保持在最好的樣子,但終究是 與我何干? 的旁人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ue 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